宋夏和议的影响 宋与夏两国关系的演变

西夏的主要民族是党项族 , 党项族是羌族的一支 , 原来居住在今天的青海东南以及四川西部一带 。唐朝为了防止党项和吐蕃联系在一起 , 把党项人迁到今天的陕北一带 。住在庆州(今甘肃庆阳)一带的为东山部 。住在夏州今陕西靖边北白城子)一带是平夏部 。横山一带的是
西夏的主要民族是党项族 , 党项族是羌族的一支 , 原来居住在今天的青海东南以及四川西部一带 。唐朝为了防止党项和吐蕃联系在一起 , 把党项人迁到今天的陕北一带 。住在庆州(今甘肃庆阳)一带的为东山部 。住在夏州今陕西靖边北白城子)一带是平夏部 。横山一带的是南山部 。

宋夏和议的影响 宋与夏两国关系的演变

文章插图
拓跋守寂因为参加平定安史之乱有功 , 被升为容州刺史 , 后来赠灵州都督 。唐末 , 拓跋思恭参加平定黄巢起义有功 , 升为夏州定难军节度使 , 封为夏国公 , 再赐姓李 。五代后期 , 党项人逐渐强大起来 。赵匡胤建立北宋后 , 封李彝殷为太尉 , 死后赠封为夏王 。宋太宗时 , 李继迁起兵反宋 , 打败前去镇压的宋朝军队 , 并且攻下银州 。契丹为联合党项反对宋 , 于990年 , 册封李继迁为夏国王 。
宋夏和议的影响 宋与夏两国关系的演变

文章插图
宋太宗为能有效地控制 , 任李继捧为定难军节度使 , 赐姓名为赵保忠;任李继迁为银州观察使 , 赐姓名为赵保吉 。但是 , 党项族地区的问题没有解决 。宋太宗在位时期和真宗初年 , 宋和西夏不断地发生战争 , 宋朝多次派乓征伐 , 都没有成效 。党项的势力在不断扩大 。1003年 , 李继迁攻占西凉府 , 吐蕃对其进行袭击 , 李继迁中箭身亡 。长子李德明继位李德明继位后 , 一方面向宋求和 , 另一方面又向辽求封 。
宋夏和议的影响 宋与夏两国关系的演变

文章插图
辽封李德明为大夏国王1006年 , 宋封李德明为西平王并赐给银两绢物 。李德明在位时期 , 向西扩展 , 进而控制河西走廊地带;筑兴州(今宁夏银川)城 。另一方面 , 其父李继迁在位时 , 畜牧业是主要的生产部门 , 又重视辟田上 , 兴修水利 , 发展境内的农业生产 。李德明时 , 农业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。学术文化也得到发展 。
宋夏和议的影响 宋与夏两国关系的演变

文章插图
1031年 , 李德明死 , 其子李元昊继位 。元昊对宋、对吐蕃和回鹘进行战争 , 取得一系列的胜利1038年 , 元昊称帝 , 国号大夏 , 是为西夏的景宗 。他仿效汉人的礼仪 , 同时也吸收了吐蕃文化的因素 , 进行统治 , 设立官僚机构;同时积极发展经济 , 设立冶铁务 , 管理釆矿与冶炼 。兵器制造相当发达 。
宋夏和议的影响 宋与夏两国关系的演变

文章插图
元昊继续前代发展农业的措施 。加强军事力量 , 组成侍卫军以进一步控制各个部落 。1040年至1042年 , 西夏和宋发生了三川囗口(今延安西北)、好水川(今宁夏隆德东)和定川寨今宁夏固原西北)三次大的战斗 。宋军遭受惨重的失败 。由于连年战争 , 西夏经济也受到损失 , 境内人民厌战 。同时辽对西夏有威胁 , 北宋不断敦促约和,1044年 , 宋和西夏签订和约 。和议规定西夏取消帝号 , 宋册封元昊为夏国王 , 宋每年赐西夏银7万两 , 绢15万匹 , 茶3万斤 。
宋夏和议的影响 宋与夏两国关系的演变

文章插图
【宋夏和议的影响 宋与夏两国关系的演变】宋夏的紧张关系缓和下来 。而西夏和辽之间在同年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争 。元昊击败辽的进攻 , 双方议和 。1048年 , 景宗被杀 。此后一直到崇宗 , 内部的争斗不断 。崇宗继位后境內出现新的局面 。
宋夏和议的影响 宋与夏两国关系的演变

文章插图
崇宗巩固皇权 , 吸收汉族的先进的文化 , 对辽和宋采取正确的方针 , 维持边境的安宁 。宋徽宗时童贯进攻西夏 , 被西夏打得大败 。辽被金灭后 , 西夏附金称臣 , 曾联金攻宋 。崇宗子仁宗继位后 , 社会危机进步加深 , 统治集团內部的纷争不断 。这以后 , 西夏一步步走向衰亡 。1227 年 , 蒙古灭西夏 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