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旅游业的前提和基础 。《行动计划》提出 , 加快建设黄河一号、长城一号、太行一号三条旅游公路 , 建设设施功能齐全的“城经通、景经通”示范段 。提升乡村旅游道路水平 , 加强森林步道建设 。大力实施旅游“厕所革命” , 提高标准化水平 。加快智慧景区、智慧城市建设 , 提升配送中心、路站、自驾游营地等基础设施标准和质量 。
关键措施:
配套1号旅游公路三个已建成路段的基础服务设施;新建旅游厕所500座 , 百度地图标注率90%以上;为大篷车建造20个示范营地;根据疫情情况 , 增加和加密国内和国外飞往山西的航班;推动重点旅游城市火车站、汽车站、机场至周边景区的公交线路开通;推进符合条件的A级景区智慧旅游全服务;推动免费WiFi全覆盖;传统演出场所和公共文化服务场所设施改造提升 。
在产品业态供给方面 , 积极推动演艺、非物质文化遗产、文化创作、公共文化、文艺产品进景区 。持续推进非遗传承人研修计划、传统工艺振兴计划、“乡村文化记忆工程”和“戏剧民间艺术传承发展工程” 。创作文艺精品 , 开展大型主题实践和文化活动 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健康旅游 , 培育发展研学旅游、森林旅游、冰雪旅游、生态旅游、自驾房车旅游等新业态 。
关键措施:
制定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示范区创建标准 , 推出一批具有三大品牌内涵的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示范区;发布《山西省5A级旅游景区培育计划》;设置黄河、长城、太行一号旅游公路“0公里”标志文化驿站;评估新增100多个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, 约10个4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, 一批“黄河人家”“长城人家”“太行人家”;打造标杆演艺产品 , 包装重塑优秀剧(节);编纂《中国戏曲全集·山西卷》;在4A级以上20个景区逐步实施“一景一戏”;建立省级R&D文化创意产品中心 , 创建20个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 , 推进10个工艺美术产业集群建设 , 开发被称为“山西三宝”的“山西礼物”特色文化创意产品;建设三个低空旅游示范基地;推动重点景区创建5A级景区 , 新建一批4A级景区 。
线路推广方面 , 针对不同游客需求 , 计划推出观光、休闲、晋商文化、祖文化、古建筑、暑假养生、红色旅游、学习旅游、高铁旅游三大品牌体验的旅游产品 。推出三大品牌主题鲜明的精品旅游线路 。
关键措施:
推出1号旅游公路三条“最美道路”路线群 , 培育线上名人打卡场所三大品牌;推出黄河文明探秘游等线上线下旅游产品路线;推出太行峡四季、四季等主题旅游套餐和航线群;推出古长城主题游路线;以“三大家族”为依托 , 规划乡村旅游体验精品游路线;规划黄河流域“中国历史与文明”等研学旅游产品主题游线路;规划公路旅行路线 , 如体验晋陕黄河大峡谷;开发文化遗址与遗产旅游、红色旅游、研学旅游、乡村旅游相融合的旅游线路;与三大品牌资源相连的省份共同开发跨省特色旅游体验线路 。
服务质量提升、品牌形象塑造、政策措施保障提升品牌品质和价值 。
《行动计划》明确提出 , 要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 , 积极适应文化旅游市场和游客消费升级需求 , 优化品牌结构 , 夯实品牌基础 , 提升品牌品质 , 引领品牌价值提升 。
在服务质量提升方面 , 规范文化旅游市场秩序 , 开展服务技能培训、竞赛等活动 , 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。深化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、县级文化中心图书馆建设 , 开展乡镇综合文化站集中管理 , 提升文化公共服务水平 。
关键措施:
完善“互联网加监管”信息管理服务平台;建立“联合惩戒备忘录+黑名单”工作机制;加强文化、文物、出版、广播电视、电影旅游等六大领域四部门沟通协作 , 建立常态化“体检”暗访机制;推进各项措施 , 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;组织第二届省级金牌导游比赛;制定《山西省文化旅游行业隐患双防机制建设实施指南》、《山西省文化旅游行业隐患双防机制建设评价标准》、《九类文化旅游企业双防机制指导手册》;联合部门对文化旅游市场开展联合行政执法 。开展创业网省内A级景区评审和暗访;在重点景区开展创建国家服务业试点示范工作;制定30项地方旅游标准;开展群众文化惠民工程 , 开展“送万剧下乡”惠民活动;对107个县级文化馆和106个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、20588个村(社区)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、县级公共文化服务目录标准化、公益性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验收 。
推荐阅读
- 女红研究女性历史的重要素材 女红是什么
- 欧陆风云4怎么玩(欧陆风云4新手入门)
- 莘县怎么读(莘县古代叫什么)
- 铟的历史最高价 铟的用途
- 历史典故-鸿门宴 鸿门宴是什么意思
- 谷雨节气历史民俗手抄报资料
- 历史手抄报内容:“快婿”为何要“乘龙”
- 历史手抄报内容:古人如何抵御严寒
- 2020年2月16日历史上的今天 2月16日是什么日子
- 苏州属于哪个市(苏州的历史发展简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