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中考文言文押题 2021年中考文言文复习专题( 二 )


《陋室铭》中 , 作者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(或:表明自己虽然身居陋室 , 却同古代名贤一样安贫乐道 , 具有远大抱负 , 引用了两个典故)是:南阳诸葛庐 , 西蜀子云亭 。
《陋室铭》中 , 起画龙点睛的句子是:孔子云:何陋之有?
《三峡》
26.《三峡》中 , 描写三峡夏季的特点的语句的是:沿溯阻绝 。
《三峡》中 , 描写三峡春冬特点的语句是:素湍绿潭 , 回清倒影 。绝巘多生怪柏 , 悬泉瀑布 , 飞漱其间 。
《三峡》中 , 描写秋季的特点的语句的是:林寒涧肃 。
《三峡》中 , 描写三峡总的特点的语句是:两岸连山 , 略无阙处 。重岩叠嶂 , 隐天蔽日 。
《三峡》中 , 用夸张的手法反映三峡水流之急之疾的语句是: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。
中考复习轻松把握 文言文总复习
第一天:专攻背诵默写
文言文要求背诵默写的篇目较多 , 以H版为例 , 古文19篇(含《七步诗》和《古代诗歌三首》) , 古诗32首 , 同学们基本上能够背出 , 但要做到不漏字、不添字、不改字、不颠倒语序、不写错别字就没那么容易了 , 更不用提对一些语句的理解性记忆了 。所以把默写功夫做到细致准确、一字不差、深刻理解、灵活运用才能达到中考要求 。
第一步:大声诵读 。诵读确实是背诵的好方法 , 在自己的小天地里 , 你不妨大声诵读古文古诗 , 每篇连续诵读五遍以上 , 一方面通过诵读可以强化你对文章的再熟悉 , 另一方面随着诵读遍数的增加会逐渐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 , 即自己对文章的感悟、体会 , 更加深刻地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。古人的“读书百遍 , 其义自现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。另外 , 随着诵读的深入 , 你对每句话的意思也会更明白 , 有的同学读完一句古文 , 这句话的意思也会马上在他的眼前出现 , 这就是对古文相当熟悉的结果 , 这个步骤做得好 , 也为下面的句子翻译打下良好的基础 。
第二步:出声背诵 。在前面大声诵读的基础上 , 现在可以完全抛开书本 , 出声背诵 , 每篇连续背诵五遍以上 , 你会发现在第一、二遍时你有一些生硬 , 到三、四遍时你已相当流利了 , 到五、六遍时你已完全熟练地掌握了全文 , 而且不会发生漏字、添字和语序颠倒的情况了 , 这时候让你背错都难了 。这两个步骤中 , 出声是关键 , 因为读出声音来是对人的记忆功能的再重复 , 能起到在心里默背的双重功效 , 而且出声也使得同学能随时发现、检查自己的错误 。尤其对一些背诵准确度不高的同学而言 , 出声背诵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。
第三步:背熟文章之后 , 便是保证字的正确率 。这时候 , 你可以再拿起书本 , 一行一行看下去 , 将容易写错的字多练几遍 , 保证不改字 , 不写错别字 , 这一步骤是收尾工作 , 如果做不好 , 前面的努力将前功尽弃 , 所以要认真对待 。
第四步:勾画出每一篇古文、古诗的名言警句(如“先天下之忧而忧 , 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等) , 揭示主题、中心的关键性语句(如“斯是陋室 , 惟吾德馨”等)、描写山水环境的语句(如“青树翠蔓 , 蒙络摇缀 , 参差披拂”等)和表现作者心情的句子(如“凄神寒骨 , 悄怆幽邃”等) 。将这些句子重点背诵 , 并理解它在文中的作用 , 以备理解性记忆之需 。
第五步:做一些理解性背诵的题目 , 仔细咀嚼题干的要求 , 抓住关键字来思考该回答哪些内容 , 注意在回答题目时有可能要作一些细微变化 。如“安陵君拒绝秦王易地要求的理由的句子”和“唐雎拒绝秦王易地要求的理由的句子”是不相同的 , 同学很容易混淆 。这道题要抓住“理由”二字回答 , 答案应是“受地于先王 , 愿终守之 , 弗敢易”和“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 , 虽千里不敢易也 , 岂直五百里哉” , 其它的话均不是理由 , 所以不应写 。

推荐阅读